104 職涯診所 Podcast – 轉職學員的故事分享
2022/11月由104人力銀行邀請,希望我們推薦2位 Build School 校友,並邀請其至104 職涯診所 Podcast 頻道分享其轉職軟體工程師的故事、鼓勵目前職涯遇到卡關的網友; 除了錄製成Podcast 語音外,也寫成轉職分享文章並將於104 Blog 露出。除了阿傑外,另一位是 Jenny,她是 2021台北夏季班(2021/5月-2021/11月結業) 的學員,學習期間總是靜靜的,但課後練習很充足,常看到她在專題期間在教室待到很晚,作業也都很用心,尤其該屆剛好遇到疫情3級警戒期間,將近2個月的線上課程期間,在家學習期間仍能用心的完成作業,有很好的自主學習力 (哈 Dann哥都還記得每一位學員參訓時的樣子及與學員互動的點點滴滴)



Jenny曾為精神科護理師,想像中的護理師總是很有耐心,這點在學習期間也觀察到她的人格特質優勢,高度耐心及善解人意; 另外在培訓後期幫她修改履歷時,又發現了她另一項特點,哇,在高中期間曾代表學校參加數學比賽,相信這些都是她擔任工程師與眾不同的優勢,目前的她在房仲業擔任後端工程師,成為工程師之後,也看到她持續學習進修,前陣子 2022/9月也回到 Build School 考取了微軟雲端平台 Azure AZ900證照。
在Podcast中,Jenny 分享了以下幾點是常有學員提問的,也想讓打算轉職及參訓的學員做好心裏準備,Build School 對於初學者及小白是一個很友善的環境,抱著決心就對了!
- 看學生時期職能測驗 重新認識自己找轉職方向
- 身上有兩種專業很不錯+曾修過程式課 跨域選擇工程師契機
- 成功學會程式撇步 基礎打穩融會貫通,藉大型專案擬真
- 學習比過去上班認真!1天花10個小時,假日也花很多時間投入
- 護理師成為工程師 知識仍不足,下班假日額外花時間學習
(註1: Jenny 這集Podcast的分享 及另一集阿傑的分享,都提到了在培訓期間的作業及專題所花的時間很多,Build School 在培訓期間的作業及專題要求都很高,這點是不會變的; 也希望維持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及環境,這對小白初學者很重要,因同儕的鼓勵及整體的學習氛圍會推著你一直往前走)
(註2: 另外很常有學員問到,邏輯好,是否為成為工程師的必要條件呢? 若過往求學期間,自認數理邏輯佳,對程式學習會有幫助,但邏輯思維是可以訓練的,先不用自我設限,透過拆解程式題目的過程,就是邏輯思維的訓練,這在先修課及前二個月的培訓課程將會反覆練習,尤其是在寫作業的時候。只要你願意,每天課後都能很容易地詢問及解答,助教日也會複習當週的課程內容並帶著練習作業,這很重要,因為初學者一個人學習很容易卡關,需要有環境帶著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