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想要或即將加入 Build School 的你

線上報名 : build-school.com | 中華大學課程 Q&A

2016/12/15 日,我們踏入了校園,看著台下的你們,專心地聽著我們講了許多軟體及程式開發工程師的職涯規畫及目前就業市場的狀況,還有每位講師及企業導師 (Mentors) 的小故事、展示了一些有趣的App、以及接下來長達 23 週以上的課程內容規畫。

是的,數位新時代的來臨,軟體、App、IoT 、SaaS、雲端平台的應用需求大爆炸,軟體工程師的招募需求持續上升,市場需求遠遠大於供給,平均每位工程師有3個工作機會以上 ….但你真的認知到,想當一位專業的軟體工程師,所需投入的專注及時間嗎? 還是你只是因為每天使用了許多 App, LINE, Facebook, Whoscall ….讓你覺得開發軟體很有趣?

不論你報名 Build School 的原因是什麼,我相信你已經下定決心了,你想要改變自己,你有很強的動機想要讓自己不一樣;想在畢業前做好準備,打造一個屬於自己創造的作品,當你完成它時,你會很有成就感,你所受到的訓練及學習,也會讓你在軟體這領域更有競爭力。是的,這是一個很棒的開始,一些話想與你們分享,

1. 準備好進入 Build School 中全心投入學習嗎?

是的,業界講師及企業導師都是很有經驗、也很樂意付出時間指導,他們在各大公司中擔任技術主管、CTO或資深工程師,我希望你們能全心投入,這會是一個長達23週以上,每週至少3個全天 (天數依學校公佈為主,會考量入選同學的修課情況,並彈性調整) 之實作導向的學習,它不是平常修3學分,每週只上3小時這類的學分課。這裏沒有考試、沒有人會push你應該要做什麼,若你願意晚上或假日繼續練習或打造你的作品,這也沒問題。再來不用太擔心你是不是所謂的本科系,正因為你有其它的專業或特殊才能、不論是設計、語言、美術、音樂、活動規畫、運動等 …,軟體開發也需要跨界的思考,才能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但在這裏你需要不斷地練習、練習、練習,每週都要 demo 你這一週做出了什東西、寫了哪些程式碼、還有分享你的學習心得,因為在未來的專業職場上,就是如此,你得為你的工作負責、展示出你的成果、並在過程中訓練自己的表達及溝通的能力。

2. 作品專案式的學習 (Project-based learning)

在 Build School 中,由講師講課,學員講台下聽課這樣的型式並不會是主要的課程內容。你的時間將大部份用來打造一個作品,規畫4 ~ 5個人為一組,這個作品會是由 Build School 的企業導師所指定的題目,為什麼要指定題目呢?

  1. 因為這些由企業導師指定的題目,將是真實世界遇到的問題、或是解決目前企業遇到的問題及真實需求,它將會使用到各種不同的技術去實作,並考量到實務應用上該注意的細節,如此你才能在打造這個作品專題的過程中,學到了業界實用的技術。
  2. 在作品實作的過程,將由企業導師帶領及指導,你們將演練一個軟體開發專案是如何分工、如何運作、需求如何分解、如何每週 demo 並 review 進度、如何發佈到上線,在這過程中熟悉真實軟體開發的環境。
  3. 更重要的是,做出一個會動的東西、而不只是一個簡單練習而己,有助於你未來的工作,它會是一個屬於你創造的作品,你了解它的架構、清楚它的程式碼、知道如何修改它、這就是最好的履歷!

這裏的題目可能是,

  1. 做一寶可夢 (pokemon) 地圖,也能讓人在上面交朋友
  2. 打造一個類似 AirBnB 的網站
  3. 做一個共享汽車/共享腳踏車的服務
  4. 做一個外賣服務的 App
  5. 做一個聊天機器人服務Chatbot
  6. ……

這樣的專案進行方式,你會清楚一個專案的分工,每個人的角色,未來若你的第一份工作是軟體工程師,也有可能會轉職,這樣的訓練也會讓你為團隊合作做好準備。若你認為你學習能力較好或進度超前,你也可以 1 ~ 3 個人一組;或是你想要自己挑題目,我們會視每個人的學習狀況協助各位進行分組及題目選擇。

3.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Learn how-to learn)

軟體開發這個領域,它的技術推陳出新,已經很難只會一種技能就讓你夠用了,當你遇到問題或卡關時,你能否自己尋求解答呢? 自己尋求解答的方法有很多,可能是問老師、問同學、問 facebook、找 google、看書或看文件等、找 Open source 套件、上網看學習影片、上網參加MOOC開放課程、參加社群活動、研討會、模仿有經驗的人 …..

你可以有各種方式自己解決問題,但你不該等老師給你指導、不要再等別人餵你、給你答案、不要只學考試會考的東西、不要只看你熟悉的東西、不要再只尋求一種標準解答,你們要開始練習,如何學習的能力 (learn how-to learn),這會是跟著你一輩子的能力,即使你未來不當軟體工程師,這能力你將一輩子受用。

  • 學新東西、新技術的能力
  • 尋找解答的能力
  • 隨時吸取新知識的能力

4. 企業導師 (Mentor) 和你

每一位在軟體開發上有實務經驗的企業導師,他們是各大企業的主管、資深軟體工程師或 CTO,其人際連結及資源將帶給同學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你將比別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軟體工程師可能是你踏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當然未來你可能會轉職,你可能會是負責一個新產品開發的的產品經理、帶領同仁進行軟體開發的專案經理、或是負責行銷新網站、新服務的社群行銷經理,也有可能是負責銷售產品或軟體服務的業務。

這是你的未來、你的人生、你得為你自己負責,但每一位 Build School 的講師及企業導師們,會是你最好的 Mentor,除了技術上的指導外、當你對你們的職涯有困惑、或是想透過 Mentor 的人際資源尋求協助,這會是你在 Build School 結業後最好的畢業禮物!

若你沒參加 Build School 的課程說明會,想了解更多,可參考以下春季班學員影片及簡介投影片,

還有學員的作品集 – 最酷Demo Show! 中華大學 x Build School – ASP.NET MVC 網站開發及LINEBot 客服聊天機器人作品

新竹班培訓課程簡介如下方投影片 (可以放大撥放,5分鐘快速了解:課程內容、時程、專題、就業輔導及徵才媒合等)

中華大學學校提供的課程選課 Q&A (可至 中華大學課程 Q&A 了解更多)

最後送給加入 Build School 學員幾句話,也是我特別喜歡的。

“努力工作、盡情玩樂、創造歷史” – Amazon CEO, 傑佛瑞·貝佐斯
“Work hard, have fun and make history”

amazon-ceo

“你的工作會佔據你人生中很大的一部份,所以你要對你的人生滿意,就去做你自己覺得偉大的事” – Steve Jobs, 賈伯斯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sj_photo

至於我為什麼成立 Build School 呢? 可參考這篇文章 – 「是的,我創立了一所資訊教育學校 – Build School

by Build School 創辦人 – Dann Wu 吳典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