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們,成為我的學生 – Build School 一週年心情隨筆

線上報名build-school.com | 給同學的 Build School 簡介中華大學課程 Q&A(2018春季班)

Build School 成立一年了。

這幾週一直在準備明年 Build School 新一班的宣傳及課程安排,空檔時間我會去找已經結業的同學聊聊,了解他們目前在職場上的工作狀況、當工程師的感受,最重要的是鼓勵他們要不斷地學習。

在與這些進到職場的Build School結業同學聊天,許多非本科系的同學都會回我,「老師,我無法想像1年前,自己一行程式都看不懂,沒想到一年後的自己,竟然當起了軟體工程師」

是的,這些回饋就是我及Build School老師們能持續投入的最大動力!

這一年來創辦 Build School以及實際執行後,我也收獲許多,更清楚明白學校存在的目的,以及教育的真諦。我常常在思考一些問題,一年前的我,可能有不同的答案;現在,這些問題,我有更清楚的理解了,

「在免費的線上學習資源、及MooC開放教材如此興盛的網路時代,如果大部份的知識及技能,可以從網路上學習,那麼實體課堂及實體教室存在的最大意義會是什麼呢?」

我的省思是:「同學間的互動、互相學習與激勵、以及共同學習的樂趣、一起完成專案的滿足與成就,這就是一起變好的學習氛圍」、「卡關時,有同學、助教、老師可面對面指導,尤其是剛要踏入程式領域的初學者」、「與每一位同學 1:1 面談,更加認識了每一位同學,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及未來志向,給予更適當的協助」、「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發自內心的認識了每一位同學,感受他們遇到的挑戰,最後親自看到了同學們的成長,同學也由衷地感謝你」

「程式技術變化這麼快,那麼同學在這5個半月的學習過程中,最該學的是什麼呢?」

我的省思是:「最重要的是 Learn how-to Learn,學會如何學,還有不怕困難的決心,這才是離開 Build School 後,最重要的能力」

「怎麼衡量 Build School 的成功?」

我的省思是:「唯有學生成功了,Build School 才能宣稱自己的成功」「當求才企業說,Build School的同學很棒,除了訓練紮實外; 同學們不怕困難,且主動學習及任事,可以介紹更多 Build School的同學嗎?」

照片中的 Build School結業同學,目前也已進入職場展開他們另一階段的人生。偶爾我也會想想「三年後、五年、十年後的他們又會是如何呢?」「若當初沒加入 Build School,那他們現在會在哪呢?」

我才發現,Build School做的事情,是有很大的impact,很大的意義! 我會持續前進,不會輕言放棄,就像我常要你們不怕困難一樣,我得做個 role model 好榜樣。

我很幸運,有你們成為Build School的學生,身為你們的老師,我很驕傲!

Dann Wu, Build School 一週年心情隨筆 ….

bs-students-career

29445

BS_Students_Gathering